慢工細活的白斑治療

白斑治療方法

白斑這個疾病的歷史非常久,早在數千年前醫學書籍就有記載白斑這種病。然而,造成白斑的原因,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一個謎,所以一直都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法來做白斑治療這個疾病。

由於白斑不容易治療,或者白斑治療的時間甚久,所以許多病患用藥沒多久就放棄治療了,反正白斑對身體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只是不美觀而已,因此也不特別在意。

另有一部分的人剛好相反,儘管治療是如此困難,仍然不斷地尋求白斑治療的方法,看遍中西醫,甚至跨國求醫。其中白斑治療的原則有二:一是時間,二是配合醫生的指導。在這裡介紹幾個白斑治療的方法,提供有需要的人參考。

1.外用類固醇藥膏:這是白斑治療最簡單的方法,大概沒有用過的人都可以試用。每天使用藥膏,連續使用兩、三個月,再看看臨床的反應。有反應的人應該繼續使用,一直到恢復為止,如果使用兩、三個月還是沒有反應的話,則不再使用。

2.照光療法:先使用吃的或是搽的光敏感劑,再照紫外線。每次照光的時間約數分鐘,每周兩次到三次,連續三個月到四個月,就可以促使黑色素細胞再度出現,分泌黑色素,因而可以進行白斑治療。此種治療成功的機會約五成到六成,雖然這個白斑治療的方法不是很簡便,但是仍為滿不錯的選擇。如果初步的治療有反應,則應該持續照光治療到一年的時間。

3.植皮:此法適用於使用前二種方法皆無效的患者,尤其是小面積的白斑患者。其基本原理是取患者自己正常的皮,移植到白斑的部位,來達到治療的效果。此法也要耗費一段時間,治療成功的機會約五成。

由以上得知,白斑治療常常沒有速成的方法,只有慢工細活的方法。累計以上三種方法來治療白斑,也有超過八成以上的成功機會。對於有耐心的人,還是有相當高的希望。畢竟如果沒有開始,就永遠沒有機會,而一旦能夠配合醫生的建議,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假以時日,一定可以見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白斑」及「乾癬」的治療,這兩類病狀於西醫上的治療有一定的難度,普通的方式有時常是暫時性獲得改善,但是復發的機率會因個體質人而有所不同,平安中醫診所著重於皮膚症狀的治療,特別是「白斑」及「乾癬」的治療有很獨到的見解
1.祖傳三代,良好的傳統、經驗豐富(從清代就是名醫唷)
2.健保不能開得好藥,絕對大方開!!
3.用藥是獨家秘方,絕對有效!!

乾癬治療皮膚

乾癬是一種在歐美很常見的皮膚病,其盛行率約2-4%,在北美的白種人約有2500萬人罹患此病,根據日本和中國的報告,黃種人的盛行率在0.3%以上,因此在台灣應該約有10萬人患有乾癬。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內科林胤谷醫師和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蘇中慧副教授,近期研究發現在乾癬病患皮膚及細胞培養中證明中藥青黛具有調節皮膚角質細胞過度增生和異常分化的作用。
乾癬治療研究結果提供了一個青黛可使病人皮膚角質細胞恢復正常的重要科學證據,此論文則在今年6月刋登於SCI國際醫學期刊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發生異常的慢性發炎性皮膚疾病,乾癬治療患者的皮膚常可見多且厚的銀白色皮屑和紅色斑塊,此乃因為乾癬皮膚的角質細胞生長速度比正常皮膚快10倍以上而產生大量的皮屑,同時乾癬病灶上的角質細胞分化異常也使皮膚屏障的保護功能受到損傷。

醫師發現,經過青黛治療後的乾癬皮膚病灶,其病理組織切片中角質細胞核中的PCNA(細胞增殖的標記蛋白)表現相對於未治療的病灶明顯減少且恢復和正常皮膚差不多,而上皮顆粒層中的involurin (角質細胞分化的標記蛋白)的表現則增加且恢復和正常上皮一樣。體外的細胞藥理研究則直接證明青黛有抑制角質細胞核PCNA和促進角質細胞involurin基因表現的作用。林醫師更進一步發現,青黛中的活性成分靛玉紅對於角質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則扮演主要的角色。

  目前林醫師仍持續進行相關研究,包括劑型的改良、中藥治療其他皮膚疾病的應用和與西藥的療效及副作用比較等研究,乾癬治療期待不久的未來能對人類的健康有更好的貢獻。

乾癬的症狀有哪些

現代醫學根據乾癬的臨床表現分為4型,即尋常型、膿皰型、關節病型、紅皮病型。其中以尋常型病情較輕,也是乾癬治療門診中最常見,後3型則屬於較嚴重的類型,需要積極的乾癬治療。

尋常型乾癬

皮膚:皮膚表面有銀白色鱗屑的丘疹或丘斑疹,輕刮皮膚可陸續看到乾癬的特徵,首先是蠟滴現象,輕輕的搔刮皮膚,可以出現一層一層的鱗屑,像刮蠟滴一樣;刮去鱗屑後,可以看到底下半透明發亮的薄膜,稱作薄膜現象;再刮去這層膜,會出現小的出血點, 稱作點狀出血(Ausptiz sign)。蠟滴、 薄膜、 點狀出血即是乾癬的特徵 。
頭皮:頭皮上的乾癬,鱗屑比較厚,不會掉髮,但是會形成束狀, 稱作束狀髮。
指(趾)甲:指甲板有針狀小凹陷,稱作頂針樣改變。
尋常性乾癬的病人,有的癢,有的不癢,程度不一,一般不影響全身健康。但是因為病程慢性,需要較長的乾癬治療時間,根據病情的變化可分為3個時期 :

1.進行期:新皮疹不斷產生、擴大,紅斑顏色鮮紅,皮膚一受到刺激,很容易就長出新皮疹。

2.穩定期或靜止期:病情穩定,沒有新長的皮疹,但是原來的皮疹緩慢變大,增厚,鱗屑較多。

3.消退期:皮疹漸漸縮小,鱗屑變少,皮膚漸漸變平。

還有一種情況是病人因為感冒、扁桃腺發炎、腸胃道等感染後,誘發急性點滴狀乾癬,皮損面積較小,幾天內就會長滿全身,紅色的斑點點滴滴,所以稱作點滴狀乾癬,這種發作要把原來的感染治好,乾癬治療通常幾個禮拜內就會消退,但是有些人會轉成慢性。

膿皰型乾癬

全身性的膿皰型乾癬,是最嚴重的類型,患者會發燒、全身不適的現象,而且發病快,皮膚表面會有密集的黃色無菌性小膿皰,小膿皰會融合形成片狀的膿皰,不斷擴大,病人常常發燒、全身不適、然後發皮疹,反覆的發生。有的病人一發病就是膿皰型,而絕大部分是尋常型乾癬,不當停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後發病。
有些病人的膿皰,只侷限在手掌及足趾,就比較不會有全身症狀。
值得女性患者注意的是,一般尋常型乾癬的女性患者,懷孕及哺乳並不會受到影響,但是若是轉成膿皰型,胎兒較危險。

關節病型乾癬

尋常型乾癬有一小部份病人,會合併關節炎,男性比較多,症狀是在手、足、腕小關節,會有紅腫疼痛,長期下來,關節會變形,更嚴重的話,連膝、踝、肩、髖、脊柱等大關節都會受影響,有殘障的可能。

紅皮病型

會發展成紅皮病,大部分是因為治療不當,尤其是尋常型乾癬進行期,或急性點滴狀乾癬,應用刺激性太強的外用藥。或是突然停用或減用類固醇,有些膿皰型乾癬,在膿皰消退時也會出現紅皮病。

紅皮病的表現,顧名思義就是皮膚大片潮紅,會有發熱、畏寒的現象,因為每天都有大量的鱗屑脫落,流失蛋白質,所以會導致低蛋白血症,而且病人易合併感冒肺炎等,容易引起不良後果。

白斑治療

皮膚變白常被誤認為是白斑,引起不必要的困擾,有許多皮膚疾病會使皮膚變白,乍看似白斑,例如汗斑、白色糠疹、萎縮硬化苔癬、血管病變、淋巴癌、發炎性色素脫失等等。首先,應做正確的診斷,一般白斑治療診斷並不困難。若有疑問,可做病理切片檢查,或做Dopa特殊檢查,可以得到證實。

白斑為色素脫失狀態,呈現形狀大小不等的斑,數目不定,可局部發生,也可逐漸蔓延全身各處。常侵犯暴露部位,尤其好發於頭、臉、頸、手腳等處。病灶周圍清晰,且外圍正常皮膚色素會有增加現象。若長在毛髮處(例如頭皮、眉毛),毛髮可變白或正常,但以變白的比率較高。白斑一般不痛不癢,可發生於各年齡層,以成年人較常見。

過去白斑常因治療常是不成功的,且白斑治療過程漫長、費時,常使醫師及病患失去耐心信心,誤以為白斑治療無效。最近對白斑研究成果及新治療方法的問世,白斑部再是無藥可治的毛病。首先應確定診斷,對病患有整體的了解,充分掌握患者病情,確定其疾病是否穩定下來,侵犯面積範圍、部位,查看是否有其他疾病併存,尤其是自體免疫方面的疾病。

白斑治療的種類很多,可依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先決定白斑治療方針,再按步「救斑」。若白斑已穩定且面積不大,可以只投予外用藥塗抹,塗抹一段時間再視病人的反應做調整。若效果不明顯,可以採用局部光照治療,塗抹藥後再照紫外線。也有人對短暫的類固醇治療有明顯療效,但因口服類固醇可能出現副作用,劑量不宜過高。

若面積大,範圍超過體表百分之二十以上,可以嘗試光化學療法(PUVA治療)。做法是先服用8-甲氧補骨脂素(8-MOP),等二到三小時後再進行照光治療。8-MOP是一種光敏感劑,進行PUVA治療會有免疫治療作用,可激活酪氨酸酉每活性,促進黑色素形成,達到白斑治療的效果。PUVA治療最大的困難是每週需進行三次,隔天做治療,較費時。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胃腸不適、皮膚變黑、皮膚癢,極少數人會有肝功能異常。PUVA 治療宜儘量避免曬太陽,以免曬傷。

治療反應不佳時,可考慮外科治療。可進行皮膚移植,某些患者因而得到不錯的療效,缺點是需從正常皮膚部位取皮,會有傷口,甚至遺留疤痕。近幾年有嘗試黑色素細胞移植,做法是先從病患正常皮膚處取得黑色素細胞,再大量培養,移植到白斑處。黑色素細胞移植治療的難題,人力、費用及時間的投入有待克服。

若白斑太嚴重,即大部分的皮膚會變白,正常皮膚只佔少數,比如臉部九成皮膚變白,可以採用褪色方法,可用脫色藥物如氫酉昆霜外塗,塗抹在正常皮膚,使其變白。也可以用偽裝劑,預先調配好類似蓋斑膏,顏色愈接近愈理想,可以改善美觀問題。

該如何白斑治療?

(一) 防曬:
因為白斑的部位缺乏黑色素保護,皮膚特別容易遭受紫外線的傷害。所以白斑治療患者應該比一般人更注重防曬,這樣做不但可以保護白斑部位的皮膚,也可以避免患部和正常皮膚的膚色差異加重。

(二) 蓋斑膏:
目前有許多的蓋斑膏可以使外露的部位在使用後不露痕跡,可以滿足患者的社交需求,減低心理壓力。

(三) 外用製劑:
目前白斑治療以『類固醇藥膏』為主。每天使用藥膏,如果使用兩、三個月還是沒有反應的話,則不再使用。另外也有新的免疫抑制劑普特皮可嘗試。

(四) 口服藥:
包括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免疫抑制劑。對於不穩定、急速擴散的白斑,有遏止作用;但須面對可能的副作用,在醫師的指示下,謹慎使用。

(五) 照光療法:
是目前治療大範圍白斑的主流。可分為「光化學療法」及「窄波UVB」。前者又分為口服、局部擦拭或浸泡感光藥物等方式,再佐以長波紫外光之後,阻止黑色素細胞遭到破壞,並刺激殘存在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生長、分化、擴散。使用口服psoralen時由於會使眼睛對光線敏感,因此治療期間白天要配戴防UVA的眼鏡,以防白內障形成,局部塗抹時,則無此項顧忌。後者是僅利用中波紫外光,且不須吃藥、白天不須特別避光的情況下達到色素的再生,是目前新興的療法。

(六) 外科植皮術:
利用本身正常的皮膚或培養的黑色素細胞、移植至脫色斑上,對於小範圍及分節型白斑也有效果。須在植皮之後,配合照光療法,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七) 脫色療法:
對於嚴重,幾乎全身侵犯的白斑患者,將僅存的正常皮膚色素去除,可能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白斑治療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需要有信心、耐力與恆心,才能成功。

乾癬中醫 治療皮膚病三部曲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許多免疫疾病均會從皮膚直接反應,「乾癬」尤其是其中難以應付的一項病症。乾癬在中醫範圍又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而不易治療的紅斑鱗屑性皮膚病,乾癬中醫在治療上雖不會併發其他症狀,不過想要徹底擺脫乾癬,還是需要以耐心換取成果。

乾癬治療 排除溼熱增加免疫力

目前絕大多數的乾癬病人都會先求助西醫,雖然含類固醇藥物可以迅速緩解症狀,但是卻無法達到真正治療的效果。而中醫在乾癬治療上,主要視病人身體狀況調整藥方,乾癬中醫重點是排除病人體內濕熱的毒,同時調理肝氣跟腎氣增加免疫力,從根本進行治療。很多病人改換中醫治療後都會出現排毒及反彈的情況,一般在接受治療後會有一至四個月左右的排毒現象出現,這段時間患者必須持續耐心配合內服與外用藥物的使用,才得以迎向痊癒之路。然而,有些病人無法忍受這段難熬的排毒過程,又回頭去擦類固醇藥物,反而讓乾癬症狀持續惡化。

其實治療乾癬的過程中,最怕病人失去信心,尤其在治療乾癬中醫後排毒症狀最明顯的一至兩個月,乾癬分佈的範圍最廣,皮膚會呈現一片片的紅斑色,不少病人會擔心影響到工作與社交,這時就需要更有耐心面對排毒的過度期。此外,乾癬病人治療到快要好時皮膚顏色會變成深一塊淺一塊,這可能與過去使用含類固醇藥物所遺留色素沈澱有關,只要持續地服藥跟擦藥,斑痕就會逐漸褪去,恢復成正常膚色。

皮膚病乾癬中醫首重清潔

在乾癬中醫治療三部曲中,首重清潔的步驟。乾癬患者一定要每天用溫水洗澡,由於皮膚細胞分化快皮屑較厚,最好採坐浴方式,讓溫水軟化厚皮,邊洗邊輕揉皮膚,讓外面一層皮屑脫掉。如此一來,擦藥時,才能讓藥效進入體內。
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皮膚經常紅腫疼痛,一碰到水就更不舒服,所以不太喜歡洗澡。如果只以濕毛巾來擦拭身體,也會擦不乾淨。乾癬中醫建議家長讓小朋友泡在溫水中,逐漸適應泡澡,這樣才能將患部洗乾淨。

勿游泳泡溫泉 加重搔癢
另外,泳池以及戲水池都會添加氯氣來消毒,因此,有皮膚疾病的人千萬不要游泳戲水,或是浸泡溫泉,以免增加全身搔癢機率,讓症狀越來越嚴重。至於擦藥,看似簡單,但其中卻隱含不少秘訣。例如,應該選擇在沐浴後,皮膚仍處於潤濕狀態,這時立刻上藥,就比較能夠均勻。配合輕輕按揉,更能讓乾癬中醫藥效滲入體內。
通常擦藥都選在早晚各擦一次,如果覺得太癢,多擦幾次都沒關係。因為中藥屬於純植物提煉,副作用相當小。但切記即使再癢,都不能去抓,如果抓破皮,甚至抓出水來,就容易感染。
在用藥方面,與西醫相較,乾癬中醫治療皮膚病,顯得複雜許多。症狀不同、患者體質不同,就會使用不同的中藥。例如,同樣是異位性皮膚炎,但體質分屬濕熱、寒熱,所使用的中藥就不一樣。
一般來說,中醫師在診治濕疹、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病患者,都會要求病人一定要確實做好洗澡、擦藥、服藥等三個動作,如果其中一個環節有所疏漏,就會延長治療時間。
只服藥不擦藥 症狀易嚴重
臨床顯示,只服中藥,而不擦藥,症狀可能會更加嚴重。患者在服用藥物後,身體就會開始排毒,毒素從皮膚排出體外,此時,症狀就會更嚴重,必須透過擦藥,來減輕搔癢感。
就有患者依照醫囑,服用中藥,卻沒有按時擦藥。結果皮膚異常搔癢,忍不住用力抓,這一抓,又出現新的傷口,增加了感染病菌的機會。如果症狀過於嚴重,搔癢程度讓人無法入眠,除了外擦內服之外,中醫師還會施以針灸。針灸過後,就會減少搔癢感,提高睡眠品質,半夜不再因為皮膚搔癢而醒來。

白斑治療要持久 醫師:忽視恐致癌

醫師表示,估計國內約數十萬人患白斑症,身體上出現塊塊白斑,有些還會擴大,常會讓旁人誤會為會傳染的疾病,避而遠之,然而,白斑症可治癒,長期忽視恐致皮膚癌。

不同於歐美親吻臉頰禮節,國人在商務或正式場合主要以握手禮為主,然而手部患白斑症者,在伸手時難免會出現尷尬情況,也可能會嚇走貴賓或客戶;搭公車站立時,伸手拉環露出患白斑症處時,旁人會立即退步。

書田診所副院長曾興隆指出,「白斑症」好發於頭、臉、四肢、腋窩及下背部,大小及數目會因人而異,嚴重者甚至可能遍布全身,範圍也可能逐漸擴大,或發生新區域,但也可能靜止不變。

他解釋,白斑症是一種黑色細胞異常造成膚色異常的現象,發生原因不明,有些臨床研究顯示可能和遺傳、自體免疫疾病、壓力、甲狀腺功能異常、造血功能不足、黑色素缺乏等有關。

曾興隆指出,統計國內發生率約1、2%,推估約幾十萬人受白斑症困擾,最常發生在10到30歲,約5成病患會在20歲前發病,雖然白斑症不會傳染,也不會立即有生命危險,但經常發生於明顯部位,患者可能因外觀遭受歧視及影響日常生活。

白斑症可治療,曾興隆指出,以結合療法為治療方式,即照光治療加上局部藥物塗抹,此外,還可透過手術治療將白斑部位表皮破壞移植正常皮膚,或在白斑部位植入黑色素細胞等方式治療。

曾興隆提醒,當發現身上出現白斑時,早期治療效果較佳,若長期未治療也會提高罹患皮膚癌機會,因此若發現身上有疑似症狀時,建議儘早就醫診斷治療。

此外,注意防曬,曾興隆表示,因為罹患白斑部位缺乏黑色素保護,較容易因陽光過度曝曬導致曬傷,甚至提高罹患皮膚癌的機率。在飲食上,應避免短時間內大量食用富含維生素C蔬果,以免病情惡化,可多吃維他命B群類的食物。

白斑是門診常見的疾病,非常頑固難纏。雖無傳染之虞,卻會蔓延擴散,影響瞻觀,對病患造成非常大的困擾,感受沉重壓力。約有兩成有家族史,白斑是由於黑色素細胞缺損或減少病灶沒有色素,皮膚就會變白,看起來就像白紙那麼白。為什麼會有白斑呢?病因至今尚未明瞭,存有多種學說。

自體免疫學說廣被認定,白斑治療病人可同時罹患其他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甲狀腺、惡性貧血、圓禿、重症肌無力等,且從病人的血液中常可偵測到多種自體抗體,例如甲狀腺抗體、胃壁細胞抗體、黑色素細胞抗體,角質細胞抗體等。神經傳導物質學說,被認為對黑色素細胞有毒害作用,會破壞它。另一種是黑色素細胞自我毀滅,黑色素細胞失去清除自我產生的有毒物質,而自我破壞死亡。

皮膚變白常被誤認為是白斑,引起不必要的困擾,有許多皮膚疾病會使皮膚變白,乍看似白斑,例如汗斑、白色糠疹、萎縮硬化苔癬、血管病變、淋巴癌、發炎性色素脫失等等。首先,應做正確的診斷,一般白斑治療診斷並不困難。若有疑問,可做病理切片檢查,或做Dopa特殊檢查,可以得到證實。

白斑為色素脫失狀態,呈現形狀大小不等的斑,數目不定,可局部發生,也可逐漸蔓延全身各處。常侵犯暴露部位,尤其好發於頭、臉、頸、手腳等處。病灶周圍清晰,且外圍正常皮膚色素會有增加現象。若長在毛髮處(例如頭皮、眉毛),毛髮可變白或正常,但以變白的比率較高。白斑一般不痛不癢,可發生於各年齡層,以成年人較常見。

過去白斑常因治療常是不成功的,且白斑治療過程漫長、費時,常使醫師及病患失去耐心信心,誤以為治療無效。最近對白斑研究成果及新白斑治療方法的問世,白斑不再是無藥可治的毛病。首先應確定診斷,對病患有整體的了解,充分掌握患者病情,確定其疾病是否穩定下來,侵犯面積範圍、部位,查看是否有其他疾病併存,尤其是自體免疫方面的疾病。

白斑的治療種類很多,可依病況採取不同的白斑治療策略,先決定治療方針,再按步「救斑」。若白斑已穩定且面積不大,可以只投予外用藥塗抹,塗抹一段時間再視病人的反應做調整。若效果不明顯,可以採用局部光照治療,塗抹藥後再照紫外線。也有人對短暫的類固醇治療有明顯療效,但因口服類固醇可能出現副作用,劑量不宜過高。

中藥減肥健康的減肥

西藥減肥所用的每種藥品,其作用及成分較單一,容易出現不良反應,例如沒食慾、乏力、腹瀉、神經功能亢進、抑鬱等。中藥減肥治療主要是調理體內代謝平衡,其成份複雜,且功效多元化,可以調節血脂,促進脂肪代謝,同時中藥減肥又降低血壓,改善心功能,緩解胃腸不適、便秘等並存的症狀。這些都是純西藥減肥所不及的。

中藥減肥引領減肥市場,中藥減肥是一種健康的減肥方式。現在市面上,可以看到很多各種各樣的減肥瘦身産品,殊不知其中很多都是含有化學成份的西藥類産品,而這些西藥,大多數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長期攝入對人體的危害可想而知。

傳統中醫有大量有效的古老驗方,其中有些已被驗證數千年。這些由兩味以上藥物配伍而成的方劑,並非隨意堆砌,而是按一定結構組成的。中藥減肥藥物經過合理調配後,既增強治療作用,又能消除或減弱其毒副作用,提高整體療效。此外,這些方劑亦可根據實際,加減變化以適應複雜多變的情況。

現今方間很多減肥中藥,都是這些古老驗方調配出來的。與西藥相同,這些驗方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食慾,促進熱量的消耗和排泄。不過,它們更具協調機體各方面的效力,加速整體代謝。其藥性亦較溫和,無明顯的不良反應。中藥減肥適宜長期服用 。

中藥減肥常利用瀉下、利水滲濕、消食、養血滋陰、清熱、理氣這一類功效來減肥,這些藥材如同一個個「元件」一般,例如體質虛弱的減肥者,要理氣兼養血補身,否則體質更虛;火氣大者要瀉下搭配清熱藥,對於不同體質,搭配組成的減肥方就不一樣。

白斑的特徵&白斑治療

白斑是種常見的皮膚色素疾病,特徵是身上會出現形狀不規則的乳白色斑塊,據統計約有1%到2%人口有白斑問題,多數在20歲之前就會發病,雖然色素退化引起的白斑對身體健康不會造成影響,不過在外觀上因為有明顯的顏色差異,可能讓患者自信心受損,變得退縮不愛與人交際。

一般人常將白斑與汗斑搞混,兩者都是黑色素褪化引起,但汗斑搓一搓會有白色屑屑掉落,白斑則不會,基本上汗斑在夏天發作、冬天會慢慢好,不一定需要治療。另外一種老年性白斑,由老年人色素退化造成,有些長者會有老人斑跟老人白斑,再加上白化病,這些都是皮膚色素機能退化的現象,必須區別清楚才能對症白斑治療。

甲狀腺亢進也會誘發白斑,許多人一開始先找西醫,雖然服藥一兩個月後指數明顯下降,但可能吃藥兩年後卻沒有根治。中醫師表示,服用中藥的改善效果雖然較緩慢,卻能完全治療好白斑問題。中醫內科對甲狀腺亢進有不錯療效,其他像是貧血、免疫功能失常或長期曝曬太陽等因素,都容易誘發白斑發作。

白斑治療醫師表示,目前白斑病患越來越多,求診病人年齡層從1、2歲到90歲都有,可能是接觸到過多化學物質所導致。像是日常生活中充斥著過多的漂白物品,例如外食使用的免洗筷,還有常見的食材豆乾、豆芽菜很多也被漂白加工,此外,洗衣服的漂白水,穿在身上會被皮膚吸收,洗臉洗澡也會無意間使用含有螢光劑的清潔劑。醫師指出,很多細節累積起來,內外夾攻,身體承受不住時就會發作。

中醫白斑治療上常用何首烏、黑芝麻、地黃,對於白斑都有不錯的療效。白芷可治療黑斑或白斑,紫草則是內服外擦皆可,香附可以用來調整心情;生活壓力大的人則會添加白芍及柴胡。白斑治療醫師表示,由於白斑會長在身體各部位,因此藥方使用有很大彈性,像是長在臉上,會在藥方中加入白芷,長在腿部則添加牛膝與木瓜,長在手上加入桑枝、桂枝、雞血藤、薑黃,長在胸部則可加入瓜蔞皮。

白斑屬於慢性病,白斑治療過程需要吃藥三個月到一年,有些人沒有耐心吃藥,又誤以為白斑是不治之症而放棄治療,實在可惜。醫師建議白斑病人可多吃黑色食品,像是黑豆、黑芝麻、黑木耳、海帶、紫菜、葡萄乾、香菇、芋頭、黑棗、紅糯米等;但最好少吃維他命C含量較高的食物,包括櫻桃、蕃茄、奇異果及柑橘類。醫師強調,飲食還是要均衡,並非維他命C多的水果就不碰,先從食物改善,減少誘發因子,才是治療白斑的永久之計。

如果有白斑症狀平常因注意些什麼?
l 多攝取新鮮蔬果食物,避免醃製或罐頭類食品
l 生活作息正常,睡眠充足盡量減少熬夜
l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保持心情愉悅
l 避免工作或生活壓力過大,尋找紓解壓力方法
l 外出時做好防曬措施,穿著有防曬功能的衣物遮蔽白斑部位或使用防曬係數至少SPF30的防曬品
l 配合醫師囑咐耐心治療,因白斑症狀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狀態,不管是何種療程皆須長期細心照顧

禿頭治療有效的治療

禿頭,掉髮原因大多以基因及家族遺傳為主,伴隨者年齡的增長與雄性赫爾蒙(睪固酮)的增亦為掉髮的主要原因,通常雄性禿的掉髮特徵會先從前額兩側與頭頂開始掉髮,進而兩邊額角開始禿髮,使得落髮數量逐漸增加。

禿頭治療藥物方面,目前已使用口服荷爾蒙藥劑為治療基礎,但因口服荷爾蒙藥劑屬於控制型藥物,無法完全根治,必須持續使用,許多患者因無法持續用藥而放棄治療,等到求診於植髮療程門診時,往往落髮的問題已進入第三期。

生髮水 醫學證實Minoxidil成分有效幫助毛髮生長外用生髮水主要透過血管內皮生長素(VEGF)的作用,來增加頭皮毛囊的局部血液循環。雖稱有二分之一的使用者可助長頭髮,但僅有1/3 可達到美觀的效果,其餘只長些柔軟的細毛。但使用生髮水需長時使用且使用時會因為頭皮癢及局部過敏現象而使頭皮屑或頭皮紅腫的可能,使用的劑量過高,相對的過敏的可能性亦越高。

頭皮管理療程 正確清潔頭皮,預防毛囊阻塞、促進血液循環加強髮絲營養調理頭皮異常出油,使髮根細胞保持活力強化毛髮達到健康毛髮不要輕易掉落,但是一定要自我管理調整生活作息,才能獲得改善。

植髮是將頭髮毛囊再重新平均分佈數量,植髮是從後枕部取出健康毛囊,然後移植到掉髮區,由於後枕部的毛囊具有天然不掉的特性,不會受到DHT基因攻擊,所以移植過來的新頭髮也是永不掉落的。現在科技植髮手術是一個相當安全有效的手術,隔天也不會影響工作,植髮是禿頭治療最好的方式。

台北禿頭治療注意均衡營養 多吃一些含鐵、鈣、鋅等礦物質和維生素A、B、C以及含蛋白質較多的食品,如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魚類、大豆、雞蛋、瘦肉等以及含有豐富微量元素的海藻類、貝類富含維生素B2、B6的菠菜、蘆筍、香蕉、豬肝等都對保護頭髮、食用含硫胺基酸,如蛋、瘦肉、豆類和包心菜,如果髮質乾澀,可以多食用亞麻仁油 (購買用不透明容器包裝,且放置在冰箱內保存),來改善髮質。而多吃海帶等富含微量元素,也可促進毛髮發育。減少甜食的攝食量。食用過量糖份,特別是果糖,易導致前額禿頭。多食用含豐富維他命B群的的食物,如蛋類、小麥胚芽、豆類、卵磷脂、葵花子、小麥胚芽、米糠等。延緩老化有好處,保持大便通暢則有利於頭髮的正常生長,預防禿髮

禿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雄性禿、女性禿、圓頂禿、溢脂性皮膚炎、因疾病造成禿頭、用藥不當所造成的禿頭、休止期掉髮等等

中醫禿頭治療方法中藥治療: 中醫對禿髮早有認識,有肝藏血、發為血之餘,腎主骨,其榮原因與腎虛、血虛有關。近些年並有血瘀學說,故大凡台北禿頭治療以補腎、養血、活血為主。

其中醫分行大致有心脾氣虛型、肝腎不足型、肝鬱血瘀型、氣血兩虛型。病人可由醫生辨證以養血補血、疏肝理氣、固澀通絡、健脾益氣、滋補肝腎和養陰涼血等方論治。

(1)養血補血方: 如神應養真丹加減,由地熟、菟絲子、羌活、女貞子和當歸等養血,補腎、去風藥物組成。少數服藥後如覺嚥口乾等反應者,加用六味地黃丸或膽草瀉肝丸。

(2)滋補肝腎方: 熟地、當歸、巴戟肉、肉蓯蓉、熟女貞、桑椹子、羌活、赤勺、白勺、丹參各12克,川芎、荊芥各10克,對青少年病程短、脫髮區少者效果尤佳。小編推薦:禿頭概述及病因禿頭的臨床表現

(3) 健脾益氣方: (a)以異功散為主、同時配以黃芪30-60克,黨參12-15克,白朮、茯苓9-12克,陳皮6克,甘草12克。(b)紅參20克,黃芪50克,白勺30克,白朮45克,灸甘草20克,肉桂30克,大棗20枚,加減共研細末,蜜蜂500克,煉蜜丸,每丸10克,含生藥3.8克,日服三次,每次一丸。

(4)養陰涼血方: 生地、女貞子、澤瀉、山楂、黃岑、白芷、桑葉各9克,首烏、旱蓮草各24克,龍膽草、黃柏各6克,丹皮12克。禿頭西醫治療方法消除思想顧慮,減少精神負擔,避免過多洗滌及外用刺激性藥物。一般對不必治療,若伴有脂溢性皮炎可做相應處理。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禿頭治療,

乾癬治療中醫辦法

天氣一冷,乾癬患者就開始困擾,皮膚乾癢不說,還長出一塊一塊紅腫斑塊,上頭滿是白色屑屑。不抓還好,一抓更嚴重!患者深怕別人被自己的皮膚嚇著,甚至喪失自信心,這就是惱人的乾癬。
乾癬俗稱牛皮癬,又叫銀屑病。乾癬發生原因,目前不明,一般認為,長時間熬夜、喝酒、睡眠不足,或精神壓力大者是高危險群,另外,天氣越冷,發生機會越大。乾癬治療與生活形態極有關連,不容易斷根,讓人有「有醫有效,沒醫沒效」的感覺,許多乾癬治療患者塗了類固醇藥膏後可緩解,但停藥就以猛爆之勢襲捲全身。隨著時間拖長,更影響全身關節甚至內臟,委實輕忽不得。
乾癬中醫在治療上以清熱、涼血、解毒為方向,用疏風消熱,涼血化斑的消風散和清營湯,隨患者各自情形不同變化。病程日久乾癬中醫尚要考慮血虛問題,加以養血去風潤燥之藥如當歸、何首烏、生地黃等富含多醣體與皂類中藥,方如當歸飲子。晚期則考慮「久病必瘀」,從血瘀症論治,加以活血化瘀藥如桃仁、紅花,輔以養血潤燥之藥,方用桃紅四物湯。
由於本病臨床上相當難纏,往往同一處方在不同患者身上,效果完全不同。每個人病症,體質不盡相同,乾癬中醫治療上要隨機應變,並不建議患者自行服藥,應該與皮膚科醫師與中醫師密切配合。調整生活形態,戒除熬夜惡習,並且釋放壓力,治療才有意義。否則光是拚命吃藥卻也拚命熬夜,乾癬是不可能治好的。
最新研究顯示,乾癬即使症狀消失後,顯微鏡下仍可見表皮內的免疫複合物沉積,這就是容易復發的原因。因此臨床上治療症狀解除後,還需要鞏固治療2至3個月,才能降低復發率。

乾癬是一種慢性、不會傳染的皮膚疾病,在台灣約有十萬名病患。嚴重的病人受影響的面積較大,甚至遍佈全身;有些乾癬病人雖然受影響的範圍較小,但卻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

其實,對多數病患而言,自己的病情永遠是嚴重而有如揮之不去的夢魘。在經歷數年或是數十年的求醫過程中,不但對於經常使用的療法失去信心,甚至在遍尋秘方或名醫無效之後,最後不得不放棄了對治療的希望。殊不知,除了極少數不易治療的病友外,多數的病友可在適當而安全的治療下,讓乾癬完全消失一段時間,可能是數月、甚至是一年半載。因此,皮膚科專科醫師的基本信念,就是讓病患重新懷抱希望,讓皮膚上的病灶消失。

千萬不要對於乾癬的任何治療,存有無知的恐懼。當然,任何一種療法也可能不見得有如預期的療效,但千萬不要因此就喪失信心。因此,病患在乾癬治療的過程中,應該清楚知道自己的病情,瞭解自己正接受的療法,一旦出現任何疑問,應與你的皮膚科醫師溝通,以尋求更好、更適合自己的方法。

一般而言,治療方法的選擇,因病情與醫師的判斷會略有差異,但是第一步通常選擇的是局部外用藥膏。如果沒有效果,或是因為太嚴重外無法完全治療,照光治療是第二步的選擇。而第三步則是口服的藥物。若病患不願服用藥物、或對其他療法無效,則建議接受積極的乾癬日間照護計畫。

吃中藥減肥的好處

肥胖是由於飲食不均,營養過剩,所以調控飲食是關鍵。中醫的”寓醫于食”概念深深地影響其飲食習慣,每當遇有輕微不適時,人們會想到利用特殊材料或菜餚來自理。古籍文獻中亦記載了許多食物都有”令人瘦”和”消人脂肉”的觀點,很值得參考。基本上,對於中藥減肥的飲食調理,要達到兩方面作用: (1) 除濕化痰,(2)健脾補腎 。

吃中藥減肥的好處

很多人只為了達到苗條好身材的目的,而沒有考慮到健康問題,甚至持續吃了一些來路不明的藥物,最後不但容易造成減肥停滯期外,更嚴重威脅到健康的後遺症,其實吃中藥減肥不但可以瘦下來,更可以去除身上其他不適的老毛病,達到健康的目的,實不愧為一舉數得的好辦法。

中醫學認為肥胖本身就是一種病,肥胖的發生與個人的體質、飲食習慣、每天的活動量及情緒的因素、臟腑的功能失調都有很大關係。根據臨床表現大致可分為脾虛痰盛,胃熱濕阻,肝氣郁結,氣滯血瘀,脾腎陽虛,肝腎陰虛等六種型態,根據每個人不同體質與症狀,對症下藥是最基本有效的治療方法。

脾虛痰盛型的症狀及中藥減肥處方

全身體肥胖臃腫,顯見疲乏無力,胸悶氣短,嗜睡自汗,腹脹納呆,下肢浮腫,大便溏稀,小便短少,舌淡苔膩,脈沈細弱。
宜健脾益氣,化痰利濕。
以中藥方黃己黃耆湯合苓桂朮甘湯加減。
中藥組成:黃耆、白朮、蒼朮、茯苓、澤瀉、防己、桂枝、車前子、陳皮、甘草等藥治療。

胃熱濕阻型的症狀及中藥處方

全身肥胖,容易頭暈頭脹,食量多容易飢餓很會吃,口渴喜飲,腹脹中滿,肢體笨重,尿黃便秘,舌赤苔黃脈滑數。
宜清胃瀉熱利濕消脂。中藥方防風通聖散加減。
中藥組成:防風、白朮、黃芩、山梔子、連翹、生石膏、滑石、生甘草、生大黃、芒硝、草決明等藥治療。

肝氣郁結型的症狀及中藥處方

全身肥胖,胸脅苦滿,煩躁易怒,口苦舌燥,胃脘痞滿,腹脹納呆,月經不調,舌赤苔薄膩,脈弦。
宜疏肝理氣。中藥方大柴胡湯加減。
中藥組成:柴胡、黃芩、半夏、枳實、白芍、川芎、香附子、大黃、鬱金、內金、薄荷等藥治療。

氣滯血瘀型的症狀及中藥處方

肥胖臃腫,心悸氣短,胸悶作痛,痛有定處,脘腹脹滿,月經不調,紫黑成塊或經閉,舌紫暗或見瘀斑,舌苔薄,脈弦細或沈澀。
宜理氣活血,以中藥方桃紅四物湯加減。
中藥組成:丹蔘、桃仁、紅花、當歸、熟地、白芍、川芎、檀香、砂仁、降香、延胡索、陳皮等藥治療。

脾腎陽虛型的症狀及中藥處方

肥胖臃腫,肢體面目浮腫,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腹脹納呆,尿頻,便溏,舌淡苔薄,脈沈細弱。
宜健脾益腎溫陽利水。以中藥方真武湯合防己黃耆湯加減。
中藥組成:黃耆、黨蔘、茯苓、白朮、附子、補骨脂、乾姜、白芍、車前子等藥治療。

肝腎陰虛型的症狀及中藥處方

形體肥胖,口咽乾燥,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倦怠懶動,胸悶氣短,手足五心煩熱,失眠多夢,遺精盜汗,月經不調,經少或經閉,性慾減退,舌淡紅或紅赤,苔薄脈細數。
宜滋補肝腎。以中藥方杞菊地黃丸加減。
中藥組成:生地、山茱萸、枸杞子、白芍、白朮、茯苓、澤瀉、牡丹皮、菊花、旱蓮草、當歸、阿膠、雞血藤、赤芍、鱉甲、山查、五味子、甘草等藥治療。